在新中國成立以后,從1949年至1976年的近三十年時間里,毛澤東始終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主要領導人。他在這個時期的歷史性貢獻,主要表現在:1.全面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礎上,我們確立了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政治制度。經過社會主義改造,我們又確立了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。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全面確立,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、最深刻的社會變革,這不僅鞏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,而且為當代中國爾后的一切發展、進步創造了政治前提,奠定了制度基礎。2.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,取得重要的積極成果。毛澤東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,包括:指明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將帶有中國的特點;提出必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我國的具體實際進行“第二次結合”;闡明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原則;制定中國社會主義經濟、政治、軍事、文化等方面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;論述在執政條件下加強共產黨自身建設的思想等。毛澤東帶領我們黨在長期探索中形成的理論成果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思想來源,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。3.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,取得歷史性的巨大進展。4.創造建設社會主義的和平國際環境。
毛澤東的崇高的歷史地位是在長期的斗爭實踐中形成的,是以無可置疑的基本事實為依據的,是為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所共同確認的。
堅持黨對毛澤東、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所做的正確評價,反對“非毛化”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,是我們必須做好的一項嚴肅的科學工作,是我們應當承擔的一種重大的政治責任。
作者系: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
|